星湾教育集团初中体育联合教研暨江苏省“星之湾”四有好教师团队——易建军体育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集团内各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其快速成长,经研究决定,在星湾学校举行集团校初中体育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江苏省“星之湾”四有好教师团队、易建军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由星湾教育集团各初中校体育教研组长及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星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星之湾”省级四有好教师团队总领衔人谢剑雄出席活动并作指导。
一、课堂展示,AI赋能
星湾学校徐伊林老师执教《田径快速跑——途中跑技术》一课,巧思课堂架构,善用学生合作。用跳绳代替慢跑开启热身环节,又用短绳作为辅助道具完成协调性、步幅和力量练习;在学生之间的合作中,用学生模拟起跑器的练习方法,解决了场地小无法施展、器材笨重无法批量使用的问题。
文景实验学校的许可老师执教《田径:跨越式跳高》,教材循序渐进,趣味性强,学生学练氛围好、积极性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灵活运用,符合课堂实施要求。在基本部分的进阶挑战阶段,利用软垫堆叠的高度差异,将教学难度分层,根据不同水平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信心。
中科大独墅湖学校周玺老师执教《田径:耐久跑》,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跑步练习串成了几个独立的游戏,让学生带着目标和竞争完成练习;最后,运用“智慧体育系统”完成400米比赛,展示了AI赋能的魅力。
朝前路学校费晓娟老师执教《田径——接力:下压式接棒技术》,交接棒技术性强,是教学难点,而要在一定速度的行进中完成交接棒则是学生学练的难点。费老师巧妙构思教学设计,从原地到走、再到跑动过程中的交接棒,学生练习重点突出,掌握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二、课例互评,精雕细琢
展示课后,全体与会人员前往九楼圆桌会议室进行课例研讨。首先,由四位老师分别对本课的设计与构思进行说明,并阐述课后感悟与收获。接着,中科大独墅湖学校赵文超、朝前路学校王亚辉、文景实验学校王灿灿以及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孟庆波老师依次对四节课进行点评。
点评老师们肯定了四位开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材的理解深刻、课堂节奏把握度高、示范专业到位,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实施,对问题的导入也较为充分,学生接受度高。同时,也对教案的设计规范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给予了中肯的建议,提出要紧密围绕《新课标》,将“评”融于常规课堂中的“学、练、赛”,要关注“赛”的趣味性、竞争性和教育性,关注学生差异、因人而异,将《新课标》理念继续落实到实处。
易建军老师表示,集团校之间的教学研讨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课堂交流和研讨活动,强化区域内青年教师对体育课堂高新技术的把握度,以及对未来体育授课模式改革趋势的前瞻性。建议大家继续秉持“真教研、敢评价、说真话”的评课态度,为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而找准方向、铺好台阶。
三、专题讲座,探求进路
为了更切实的学习当下主流授课模式、汲取优秀实践经验,本次活动围绕“人工智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两个关键词特别开设了三场微讲座。
星湾学校王涛老师围绕区“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人工+ISS”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能的实践探索》,从实践和科研两条线路出发,讨论了“怎么用好新技术”、“怎么做实践类科研课题”这两个问题。引起老师们对授课模式改革趋势的思考,也为青年教师加入到科研道路提供了思路。
朝前路学校王亚辉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体育学科中的开展》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对“跨学科”的思考:提醒我们不要盲目的把不相关的知识点强行加入到体育课堂中,而是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跨学科的工具性,以更好地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用好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技能。
中科大独墅湖学校赵文超老师从《Ai赋能体育个性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向大家展示了前沿科技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便利和优势,详细解读了不同教材下如何用好智能设备,让学生参与的更开心,让课堂开展的更高效。
四、交流总结,引领拔高
星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星之湾”省级四有好教师团队总领衔人谢剑雄对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表示欢迎和支持。
谢书记在会中指出,区域内集团校之间的互通有无,是促进我们教师队伍发展的有效措施,要成为“武林高手”,必须要先和江湖上的高手“过招”和“切磋”;同时,一个学校的体育课堂和体育成绩,代表的是这个学校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发展样态,而体育教师则是学生精神样貌的塑造者。同时要以本次活动为立足点,继续拓宽和深化各级各类体育教研活动、优质课比赛和基本功评比,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为集团内体育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文字:王涛
照片:何袁、沈珏
一审李想
二审 易建军
三审 周子超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